国产传媒91久久

跨越课堂的英伦学术探险:北安普顿大学

2025暑期研学全纪实

发布时间:2025-08-07浏览次数:11文章来源:海外教育学院(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)

——当AI课程遇见莎士比亚,中国学子在历史与未来的碰撞中重塑国际视野


引子:一场打破边界的沉浸式学习

清晨9点的北安普顿校园,来自苏州百年的孙同学在Senate大楼的落地窗前正用英语与英国导师争论市场营销案例的可行性,而沉阳城市学院的王同学在调试3D鳍形雕刻模型——这是北安普顿大学暑期研学团的日常缩影。15天、8所中国院校、60名学子,在英伦的课堂与城堡间,开启了一场“学术+文化+实践”的叁维碰撞。

一、沉浸式学术:从AI实验室到剑桥牛顿苹果树

1. 课堂革命:小班教学激活思维

跨学科实战:在Senate 201教室,A组学生通过模拟跨国公司并购案学习人工智能的数据决策,而B组则在Learning Hub的机房体验3D游戏角色设计。商科与数字技术的交叉教学,让研学的学生直呼“比教科书更接近产业前沿”。

英式课堂基因:没有单向灌输,只有“问题导向学习”(Problem-Based Learning)。在“市场营销游戏”课上,上海商学院的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,48小时内为虚构品牌制定全球化策略,最终由剑桥教授现场点评。


2.名校磁场:在学术圣地汲取灵感

研学团穿梭于牛津的哥特式回廊与剑桥的数学桥,在叁一学院牛顿苹果树下讨论万有引力,在国王学院礼堂模拟辩论赛。苏州百年的郑同学感叹:“站在霍金工作过的实验室,突然理解了他说的‘知识的边疆永远在扩张’”。


二、文化深潜:900年庄园下午茶与厨艺大赛的跨文化对话

1. 传统仪式中的文化解码

北安普顿郊外的德拉比庄园(Delapré Abbey)内,学生体验英式下午茶。银器托盘上的司康饼搭配凝脂奶油,北安Rachel老师对茶具历史的讲解:“茶杯手柄朝向体现社交距离”——苏州百年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:“这不仅是礼仪,更是英国阶级文化的符号学”。

2. 宿舍单元里的“舌尖外交”

年度厨艺大赛成为文化融合的修罗场。13-17号宿舍单元用统一食材创作中西合璧料理:苏州百年和肇庆学院的“凝香鸡脆”将川椒、黄油融入鸡肉,被评委称赞为“全球化胃口的胜利”。北安的Lisa老师观察到:“剥洋葱、大蒜时的手忙脚乱,比任何团建都更快打破隔阂”。

叁、挑战与成长:暴走伦敦与跨文化生存法则

1. 体能极限中的自我超越

伦敦“军训式一日游”单日暴走7大地标,日均步数突破2.5万。苏州百年的黄同学笑称:“从白金汉宫到伦敦塔桥,我们用脚丈量了大英帝国兴衰史。”高强度行程背后,是研学设计的深意:用身体记忆强化文化认知。

2. 跨文化生存指南实战版

温差管理:每日气温预警(如伯明翰11-22℃)教会学生“洋葱式穿衣法”;

         沟通突围:在莎士比亚故居购票时,苏州百年学生结合肢体语言向售票员解释“学生团体折扣”,最终节省20%费用——EM教育导师点评:“这是比雅思口语更实用的生存测试”。


四、游学价值升华:短期项目如何催化长期成长

1. 学术链延伸

   项目为参与者铺设升学路径:完成研学可获得北安普顿大学官方结业证书,专科生更可衔接“3+1专升本Top-up项目”,直通英国荣誉学士学位。

2. 全球胜任力模型落地

   94%的学员在“跨文化适应力”“自主决策力”指标显着提升。项目设计者Claire Parsons指出:“我们通过‘文化休克-反思-实践’循,让国际素养从概念变为肌肉记忆”。

结语:游学不是终点,而是认知升维的起点

   当研学团在华威城堡的落日中合影时,北安普顿大学的钟楼正敲响傍晚6点的钟声。15天前还陌生拘谨的各位学子,此刻用共同喊出“Cheers!”——这声欢呼,不仅是对英伦之旅的告别,更是对无界未来的宣示。正如项目证书上的烫金箴言:“世界不在书本地图上,而在跨越边界之后。”


通讯稿: 李永泰;图片:李永泰)




上一篇:下一篇:
X